從CCNA初級班夢遊到六度分隔理論
今天晚上聽CISCO的CCNA網路架構課程,前三章都講一些讓諾會睡著的東西。(囧)
像是電腦種類與基本設備的組成1、輸入、輸出、儲存裝置2、檔案跟網速的單位換算3之類的。
說真的,諾上了一天班後再聽到這種沒營養的內容,是真的真的保證會睡著啊。
就在差點被周公抓去搞同姓戀睡著的時候,課程進入到了第三章。
總算開始講到了網路連結(Link)跟通訊協定(Protocol),我想如果分享HTTP、FTP、TCP/IP等各種通訊協定,一定會趕跑一堆開心來這的網友跟部落客的。@@
下面分享保證絕對不會太程式語言化!諾比較喜歡生活化內容的。XD
其實聽到網路連結,讓諾想到好多除了網路方面之外的連結,像是人與人的人脈關係、顧客關係、部落格的串聯、甚至性關係連結等。這些都會用到資料挖掘(Data mining)的技術,對資管而言其實都有人正做著研究呢。
因著各種連結的關係無聲無息的存在我們的生活中,這讓諾熊熊想到了六度分隔理論(小世界效應)。
就如最上圖所示,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向外的連結,每個人認識的範圍也都不盡相同,有的人一輩子可能會認識五萬個人,而有的人或許只會認識兩個人4。但不管如何,只要找到對的連結5,即使是完全不認識的人,也可以在「不超過六個人」的限制下與對方聯絡上。
這是個很妙的理論,假設諾今天想要跟完全不認識的歐巴馬6(不是歐巴桑)連繫上,那諾只要透過「五個人引介」就可以辦到了,很妙吧。只是要找出那關鍵連結似乎不太簡單,不過這理論就是這樣的。或許對業務等工作性質能發揮效用呢。^_^
引用於維基百科-六度分隔理論
數學解釋
若每個人平均認識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308,915,776,000,000(約300萬億)。消除一些節點重複,那也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公式可以進一步抽象成:,其中n表示複雜度,N表示人的總數,W表示每個人的聯繫寬度。
六度理論在MSN
微軟的研究人員Jure Leskovec和Eric Horvitz過濾2006年某個單一月份的MSN簡訊,利用一億八千萬名使用者的三百億通訊息進行比對,結果發現任何使用者只要透過平均6.6人就可以和全資料庫的一千八百億組配對產生關連。高達87%的使用者在7次以內可以產生關連。數學家和演員
在更小的世界裡,比如數學家或者演員,被認為由個人或者職業關係互相連接在一起。 數學家們創立了埃爾德什數,它用來表示論文的合作者和著名數學界泰斗的遠近。一個類似的例子也被運用於演藝界,他是以演員凱文·貝肯為中心,並且後者最終導致了著名的遊戲:六度空間的產生。圍棋中用秀策數來描述玩家和棋聖本因坊秀策之間的距離。
網站間交換連結、部落格串聯、部落軌道連結、兔爸的RSS串聯活動、funP推文、MSN連絡名單,等...這些似乎也是如此。如果把這些連結畫成圖案我想應該是密密又麻麻,一定很可觀吧~
Anyway~寫到這裡有了重大發現!
原來自己擁有的大絕招就是「離題技能」。從CCNA掰成六度分隔理論,哇哈哈~實在扯太大了。XD
六度分隔理論例子:
「我從某處得知,在地球上,人與人之間只被六個人隔絕。六度的分隔,正是這個星球的人際距離。」- 舞台劇《六度分離》中歐莎之語,作者約翰.桂爾(John Guare)
「讓愛傳出去」這部電影也有著相同的理論
雅虎新聞
兩個完全不認識的人,只要透過六個人,就可以找出彼此的關係,這種被稱為(六度分隔理論)的小世界現象,透過MSN獲得進一步印證。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米爾葛蘭),在1967年透過實驗證明這個理論。
最近,微軟的研究人員過濾2006年某個單一月份的三百億則MSN的訊息,結果證明,六度分隔理論確實成立。不過,說七度會更精確。微軟的實驗證明,任何不認識的兩個人,只要透過平均6.6個人,就可以找出彼此的關係。
下圖一堆死人頭,我看不懂。有誰知道?!能解釋一下嗎?!
演員凱文·貝肯的六度分隔實驗遊戲
- 伺服器、桌上型、膝上型電腦,螢幕、主機、鍵盤、滑鼠等的東西=.= [↩]
- 輸入:鍵盤、滑鼠、觸碰螢幕、掃描事務機,輸出:螢幕、印表機,硬碟、隨身碟(它翻成記憶棒XD) [↩]
- 比方3MB的檔案用512kbps的速度需幾秒 解答:(3*8*1024/512000) [↩]
- 爸、媽 [↩]
- A→1→2→3→4→5→B [↩]
- 美國總統候選人 [↩]
看得目瞪口呆,學習到很多耶!
小生沒有電腦的專業常識,還是要看像您的文章多多學習呢,謝謝!
To Alvaris Falcon
Alvaris Falcon太客氣了啦,小弟懂得不多也僅止於皮毛。
你部落格有很多創意元素呢,一起互相學習吧。^_^
v v v
比方3MB的檔案用521kbps的速度需幾秒 解答:(3*8*1024/512000)
^^^
這個解答... 好像不對唷 XD
To dllee
哈哈,這段找了好久,原來是在註解裡面。 😛
這東西隨著時間流逝,好像都環給老師了。XD
好像社交上的六度分割理論,通過六個人可以世界上任何一個人.
發表您的迴響(連結不含Nofollow)
近期迴響 咕狗搜尋 切換語言
敗家誌°社群
友好連結(輪播)
電子郵件訂閱
Histats計數器
贊助敗家誌°
迴響排行榜
標籤雲
ADSL Blog Domain Google GPS iPhone jQuery N82 Nokia Plugs SQL WordPress YouTube 串文 便宜貨 免費 公告 勸敗 地圖 工人舍 微軟 心得分享 感動 搞笑 敗家 更新 權限 正妹 正體中文 玩具 疊疊樂 知識 禮物 系統優化 純手工 網站資源 職場工作 虛擬主機 語法 資料庫 軟體分享 遊戲 金融 開箱文 電影
WP Cumulus Flash tag cloud by Roy Tanck and Luke Morton requires Flash Player 9 or better.
徽章。創用
隨機文章
視頻。精選 »
活躍文章(近期)
- 觀看次數:
- 觀看次數:
- 觀看次數:
熱門文章(全部)
- 觀看次數:
- 觀看次數:
- 觀看次數:
串聯貼紙